为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讲好资助故事,提升学生资助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加强对受助学生的爱国、励志、感恩、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由“保障型”向“发展型”拓展,经济管理学院开展“资助宣传大使”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我是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1班的张思莹。很荣幸能够在此汇报我于2025年1月15日在宜春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开展的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活动情况。此次宣讲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学生深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政策的关怀与支持,不因经济困难而阻碍学业发展。
准备宣讲的过程是一场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验。我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国家资助政策关乎众多学子的求学之路,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影响学生和家长对政策的理解。于是,我一头扎进对资助政策的深入研究中。从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到助学贷款的办理流程,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研读。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政策内容繁多且复杂,许多专业术语需要仔细琢磨。但随着对政策理解的逐步加深,我越发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公平的重视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
在活动前,我将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资助标准等信息这些复杂的政策内容进行梳理和简化,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讲手册和PPT,确保内容准确、清晰,易于理解。同时与宜春市第九中学的相关领导和老师取得联系,确定宣讲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范围。同时,向他们了解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占比和分布情况,以便在宣讲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答疑。
此外,运用精心制作的PPT,我详细介绍了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在讲解过程中,我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各项资助政策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和资助标准,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受益方式。例如,在介绍国家助学金时,我列举了不同困难程度学生所能获得的资助金额,并说明申请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和审核流程;在讲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时,详细介绍了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利息计算方法,消除了同学们对贷款还款的顾虑。
许多同学表示,在宣讲之前,对国家资助政策只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次宣讲,才真正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的资助项目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不仅了解了国家资助政策,还感受到了国家对学生的关爱和支持,这让他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
此次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准备过程中,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是确保宣讲内容准确、全面的关键;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协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而模拟演练则让我在正式宣讲时更加自信、从容,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在宣讲过程中,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能够使抽象的政策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易懂,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互动答疑环节则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增强了宣讲效果。
同时,这次宣讲活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国家资助政策的重大意义。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让他们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追逐自己的梦想。它不仅改变了学生个人的命运,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编辑 |张思莹
校对 |刘嘉伟
图片来源 |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 钟金花、黄权利
一审 | 郭远峰
二审 | 张文凤
三审 | 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