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样例说明
课程名称: 培训与开发
主讲教师: 谢心欣
面向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联系电话: 18296206788
2023年10月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样例
一、课 程 概 况 | ||||
课程名称 | 培训与开发 | 所属专业 | 人力资源管理 | |
授课章节 | 第7章 应用新技术进行培训 | 授课人 | 谢心欣 | |
授课对象 | 2019级、2020级本科生 | 使用教材 | 石金涛、唐宁玉主编《培训与开发》,2021,中国大学出版社(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 |
二、学 情 分 析 | ||||
学生知识 经验分析 | 1. 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此前课程中,学生已学习基础的培训学习原理,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体学习理论、建构主体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期望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动机与归因理论、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但是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各种学习方式。 2. 现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知识。 此前课程中,学生已学习培训的需求分析和基本分类,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新兴技术培训的定义、分类,以及新兴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础,需要掌握应用新兴技术培训的实施,本章内容较为基础、简单,学生易于接受。课程内容先是案例引入,再以理论教学为主,旨在实现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新兴技术培训知识点,更好地理解企业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新兴技术培训方式。 | |||
学生学习 能力分析 | 1.综合分析能力尚显不足。具备了一定的培训与开发理论知识,但对知识点的如何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对战略性培训与开发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实施战略性培训与开发以及战略培训需求分析了解甚少,综合分析能力与系统整体思维在班级课堂授课阶段较少涉猎; 2.应用能力有待提升。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学、招聘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先修课程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和本课程本单元知识的整合、联通能力不足。 | |||
学生思想 状况分析 | 1.学习积极性较高。多数学生能够乐于学习,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交流、表达能力与协助能力,多数学生乐于分享,班级学习风气较好。 2.思想状态仍需引导。多数学生思想端正,但对于枯燥的知识点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且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教师多加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新兴技术培训知识的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培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 |||
三、教 学 内 容 | ||||
课堂教学 目标 | 1.知识目标: (1)新兴技术培训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能理解新兴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础; (3)掌握新兴技术培训的实施 2.能力目标: (1)突出学生主体,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2)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对于实际新兴技术培训问题的处理能够利用所学原理与方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进行,体现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 3.思政目标: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新兴技术培训的教学全过程,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培训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如何进行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中,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贯穿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教师育人职能;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4)进一步提升学习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 |||
教学知识点 | 1.复习教学知识点: (1)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 (2)新员工导向培训; 2.课程教学知识点: (1)e-learning的培训模式; (2)新兴技术培训的概念、特点、类型、理论基础、应用的有效性和如何实施; | |||
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 (1)应用新兴技术培训的有效性; (2)新兴技术培训的有效实施。 2.教学难点: (1)新兴技术培训的有效实施; (2)如何将最新研究进展与“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课堂教学。 | |||
思政资源 | 1.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1)分析APP学习强国以及其它国家教育平台是如何建构学习情境的 (2)通过让学生思考学习强国的学习情景构建思路,引导学生领悟学习强国的构建逻辑和内在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强国意识和创新意识。 2.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1)爱国情怀和学习强国意识:首先学习强国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平台,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学习强国也提供了许多学习资源,如视频、音频、文章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其次,学习强国对于个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学习强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对于国家而言,学习强国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2)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 |||
四、教学方法 | ||||
教学方法 | 1.目标管理,过程考核。利用目标管理方法,对与本章节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点的交互印证,通过过程考核,扫清知识盲点,增强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2.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利用“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式教学,使学生“破解问题”获得深度学习,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家精神。 3.案例教学,启发讲授。教师针对教材知识点,紧密联系实际案例,在教学中增补学科前沿和自身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利用案例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与理论相互印证,强化沟通共享、合作共赢。 | |||
五、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 专业知识与思政的融合 | |||
1.回顾所学相关知识点(5min) 内容概要:对前章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理论内容进行引导回顾和重要知识点提问。 (1)教师活动: ①教师对此前学习课程做简单回顾; ②对重点内容进行向学生随机提问,促使学生思考。 (2)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忆并参与回答,及时记录易混易忘知识点。 2.导入新课(5min) 内容概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1)教师活动: ①教师对45分钟课堂教学内容整体介绍; ②利用 PPT展示引入思政资源案例——学习强国APP分析,并让学生思考从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以及与本次课的联系。 (2)学生活动: ①向两名同学提问; ②思考并感受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3.理论讲解(30min) 内容概要:进行本次课的理论讲解。 (1)教师活动: ①讲述应用新兴技术的培训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②讲述应用新兴技术的培训的类型——结合实际应用教师提问:现如今常用的新兴技术的培训有哪些?请学生补充完整。 ③指导学生理解:应用新兴技术的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 ④讲述应用新兴技术的培训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2)学生活动: ①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回答讨论; ②及时做好笔记。 4.课堂总结(3min) 内容概要: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内容。 5.课后思考和作业的安排(2min) 内容概要:安排好学生的课后思考和作业。 (1)教师活动: ①教师安排课后思考——学习完本次课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探索思考: ②布置好作业; (2)学生活动: 记录好思考问题和课后作业的内容,及时完成 | 通过课前回顾反刍,激发学生“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 (1)通过组织学生思考思政资源案例——学习强国APP分析以及与本次课的联系,使学生增强树立“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2)理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强国APP的意义,在于首次实现了“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荣誉感。 (4)通过布置作业,使本章知识点与其它章节知识点相连接,促进学生将理论交叉融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进树立“实践出真知”的方法论。 | |||
课后作业 | 1.思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讨论老师留的课后思考问题; 2.旧课反思:与第三章内容相联系,体现了培训中的哪些基本学习原理; 4.新课学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 |||
六、教学反思 | ||||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课前:通过学习通了解学生线上学习困惑和需求,据此调整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并分析线上学习行为,针对性开展课堂提问和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2.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随机提问、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等促进学生对线上知识的理解,利用任务驱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补充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对“国家如何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建构设计”、“学习可以强国”和“终身学习”的体会。 3.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手机端组织学习拓展资料和专业前沿知识,通过第二课堂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 |||
教学成效 | 1.目标达成度分析: (1)通过案例引入、引导思考、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对新兴技术的培训的知识目标基本达成。 (2)通过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回溯以及课后交流、第二课堂表现等,反馈学生的知识运用、统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 力有所提升,为课程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分析课后学生的反思笔记,本次课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习强国意识,增强了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 2.仍需进一步提升之处: (1)在知识学习方面,部分同学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准确。比如培训中涉及的哪些基本学习原理,对于理论的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利用建构主义解释新兴技术的培训。这需要对知识点不断进行强化认识,增强学生的认知。 (2)在课堂学习方面,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走神”和“打瞌睡”现象,上课精神不振,对小组活动合作意识不佳。 3.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开展融入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深度混合式教学,继续及时收集学生平台学习数据,并对其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对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实施差别化、个别化指导; (2)不断要求自己,提升自己,不断开展“循序渐进”式教学,针对学生基础不一、理解能力的差异,通过对重点和难点内容不断强化、强调教学相长,使学生打牢知识基础,树立良好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