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巩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在校学生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禁毒教育”主题征文活动,现将优秀的征文展示如下:
2024级财务管理本科1班陶婉晶
《以青春之名,筑牢无毒长城》
当校园的落叶又一次染透金黄,当图书馆的灯光照亮一张张专注的面庞,当篮球场上传来少年们爽朗的笑声,我们正以最蓬勃的姿态拥抱青春。这份朝气与希望,容不得半点阴霾侵蚀,而毒品,便是那最致命的暗礁——它藏在“新奇体验”的伪装下,躲在“缓解压力”的谎言里,一旦触碰,便可能让本该璀璨的人生航船瞬间倾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不仅是一句响彻校园的口号,更是我们守护青春、拥抱未来的必然选择,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刻在心底的人生准则。
青春的路上,诱惑常以“无害”的姿态悄然靠近。大二的我们,正处于探索世界、建立社交圈的关键时期: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渴望融入不同的群体;又面临着学业考证的压力、未来规划的迷茫,偶尔会陷入情绪的低谷。而这些看似寻常的状态,却可能成为毒品伺机渗透的缺口。或许是社团聚餐时,有人递来的一支“口感特别”的香烟,说“抽这个能放松”;或许是期末复习焦虑时,朋友推荐的“能提升专注力”的小药丸,称“很多人都在用”;又或许是校外酒吧里,陌生人递来的一杯“颜色好看”的调制酒,笑说“尝一口没关系”。这些场景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发生在高校周边的隐患。
去年某省禁毒办公布的案例中,一名重点高校的学生,只因想“缓解考研压力”,轻信学长推荐的“聪明药”,起初只是偶尔服用,后来却逐渐依赖,不仅记忆力严重下降、成绩一落千丈,还出现了失眠、暴躁等副作用,最终因药物成瘾被迫休学。原本光明的前途被蒙上厚厚的阴影,父母的眼泪、老师的惋惜,都换不回他失去的健康与时光。这样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毒品从不是遥远的“社会新闻”,它可能就潜伏在我们身边,以“新潮”“解压”为诱饵,等待着吞噬年轻的生命。
健康的人生,从来与“无毒”紧密相连,毒品对生命的摧残,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残酷。从生理层面来说,毒品是不折不扣的“健康杀手”:吗啡、海洛因会直接摧毁人的免疫系统,让人在反复的戒断反应中消瘦、溃烂,最终器官衰竭;冰毒、摇头丸会严重损伤大脑神经,使人出现幻觉、妄想,甚至引发暴力行为,许多吸食者因此自残或伤害他人;而新型合成毒品如“邮票”“奶茶粉”,毒性更强,只需几毫克就可能导致猝死。更可怕的是,毒品成瘾后的戒断过程,那种生理上的剧痛与心理上的渴望交织,足以让最坚强的人崩溃。
从心理层面看,毒品会彻底扭曲人的价值观:曾经孝顺的孩子,会为了筹集毒资欺骗父母、变卖家中财物;曾经仗义的朋友,会为了获取毒品背叛信任、偷窃同学物品;曾经心怀理想的青年,会在毒品的侵蚀下变得自私、冷漠,眼中只剩下对毒品的执念。我曾在禁毒展览上见过一张对比照:左边是一名大学生阳光开朗的证件照,右边是他染上毒瘾后的样子——面色蜡黄、眼神空洞,整个人瘦得脱了形,完全看不出曾经的朝气。照片旁的文字写着他的忏悔:“毒品让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把我十几年的努力、父母的期盼全都毁了。”这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毒品所剥夺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更是尊严、亲情、友情与本该无限可能的未来。
守护“绿色无毒”的环境,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共同行动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首先要筑牢思想的“防火墙”——主动学习禁毒知识,不仅要了解传统毒品的危害,更要认清新型毒品的伪装,比如伪装成巧克力、跳跳糖的合成毒品,伪装成感冒药、减肥药的管制药品。课堂上的禁毒教育课、校园里的禁毒宣传展、社区中的禁毒志愿活动,都是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警惕的重要途径;我们还可以关注国家禁毒办的官方账号,了解最新的禁毒动态,让“远离毒品”的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其次,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正向的选择填补空闲时间:当感到学业压力大时,去操场跑跑步、去健身房流流汗,让运动释放情绪;当觉得生活枯燥时,去图书馆读一本好书、去社团参与一次活动,让兴趣丰富生活;当面临迷茫困惑时,和老师聊一聊、和朋友谈一谈,让沟通化解焦虑。这些积极的生活方式,会让我们远离消极情绪,让毒品无机可乘。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禁毒的“宣传员”和“守护者”:向身边的同学、家人普及禁毒知识,告诉他们“好奇害死猫”,一时的冲动可能换来一生的悔恨;当看到有人传播涉毒信息时,及时制止并举报;当发现身边有人疑似接触毒品时,主动关心、耐心劝导,必要时联系老师或警方。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当千千万万的青年携手并肩,便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无毒长城。
青春是一场不可逆的旅程,健康是我们最珍贵的行囊。我们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本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理想的道路上奔跑,在未来的画卷上描绘精彩——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清醒的头脑、一份纯净的心灵。“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这八个字既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对未来的期许,更承载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对毒品说“不”,更要以实际行动守护这份纯净:用知识武装头脑,认清毒品的真面目;用责任照亮前路,守护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热爱点燃人生,让青春在阳光下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从此刻开始:约定拒绝毒品诱惑,守护健康体魄,让我们的校园没有阴霾,让我们的人生充满阳光,让我们以青春之名,共同筑牢无毒长城,迎接属于我们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次征文比赛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禁毒知识,也坚定了他们的抗毒之心,树立了抵制毒品的自觉意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学生会将这份禁毒信念传递下去,成为禁毒理念的传播者,为身边人传递正能量。
编辑 |刘淑贤
校对 |李子涵,周智伟
图片来源 |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 李佳、龚豪
一审 | 郭远峰
二审 | 张文凤
三审 | 谭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