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面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政治觉悟与党性修养。10月17日,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总支书记张文凤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陈鹏的带领下,赴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革命斗争陈列馆,开展“北斗星引航铸魂,智管赋能启新程”主题实践活动,以沉浸式红色教育淬炼党性修养,为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

(一)流动课堂强理论,红色初心在路上
下午2 时,实践队伍从学校天工校区南门出发,45分钟的车程被打造为“移动党课教室”。陈鹏以《毛泽东在赣西的四个故事》为核心,系统讲述革命先辈在赣鄱大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引导学员从本土红色故事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期间,同学们集体传唱《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在激昂旋律中凝聚思想共识,为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根基。

(二)破冰组队凝合力,组织观念入人心
抵达下保红色教育基地后,实践活动以组织建设为导向开展破冰环节。48名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迅速组建4支队伍,通过民主讨论确定队名、明确口号,完成组织架构搭建。各个队伍以“跟党走、强信念、共奋进”为核心宗旨,在团队组建过程中强化组织意识、培养协作精神,为后续实践环节的有序开展凝聚团队合力。

(三)红色拓展践初心,党性锤炼见真章
本次实践活动设置“合力筑塔”“重走长征路”“齐头并进” 三大红色拓展项目,将党性教育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1.合力筑塔:模拟党组织建设过程,要求12 名队员通过精准配合、统一指挥,共同搭建9层“堡垒” 模型。通过项目实践,学员深刻认识到 “党的团结统一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强化 “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的组织原则。2.重走长征路:以巨型党史地图为载体,串联“湘江血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关键历史节点,要求学员在完成运球任务的同时,准确回答党史问题。通过沉浸式体验,学员重温长征历程,深刻感悟 “不畏艰难、勇于胜利”的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3.齐头并进:通过50米踏板鞋接力,考验团队节奏与协作能力。项目实践中,学员切实体会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的革命真理,强化“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责任意识。





(四)实地研学悟思想,革命精神永传承
暮色中,实践队伍前往下保革命斗争陈列馆开展实地研学。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认真参观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系统学习下保地区农民武装暴动的历史背景、斗争过程与革命意义,从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分享参观感悟,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把从这段红色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交流研讨强担当,初心使命再深化
实践活动尾声,学院组织召开专题交流研讨会。48 名入党积极分子结合当日实践经历,围绕 “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展开深入讨论,分享对 “党性修养”“组织观念”“责任担当”的理解与感悟。学员们一致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思想洗礼,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六)二维育人开新局,红脉永续育新人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是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党性教育形式、深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红色教育+素质拓展”的二维模式,帮助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端正入党动机、锤炼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将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有效提升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体系,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常态化党性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锻炼中锤炼过硬本领,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编辑 |陈语
校对 |龚豪、刘佳玲
图片来源 |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 李佳、龚豪
一审 | 郭远峰
二审 | 张文凤
三审 | 谭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