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推动学院资助工作开展。2025年暑假期间,经济管理学院组织开展“资助宣传大使”宣讲活动。
我是来自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财务管理本科2班的李晓艺,很荣幸成为这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中的一员,代表江西工程学院在暑假期间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为了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金岭村,我们村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村,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一些年老的人在家里种庄稼,村里学生不多,信息也相对落后,很感谢这一次机会,让村里的很多人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完成大学梦,走出大山。
今天宣讲的对象是康兆蕊,她是今年高考完的一名学生,被录取到了陕西的一所民办本科,她家是单亲家庭,母亲在她八岁时就因为肺癌去世了,家里只有和他相依为命的父亲和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弟弟。原本考上本科,能够去上大学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儿,但是对于她来说,好像并不开心,因为昂贵的学费让她不知道怎么办,她不想给父亲带来这么大的压力,然而我这一次的宣传,对于她来说,好像是一束光,让她有了多一个选择。
于是,我带着学校精心准备的国家资助政策资料,像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内容,一一为她讲解。
我先从国家奖学金说起,告诉她:“只要你足够优秀,在大学期间成绩特别突出,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拔尖,每年能拿到10000元的国家奖学金!这是国家对优秀学子的高度认可,能帮你减轻家庭负担,更能激励你不断向前。”接着讲国家励志奖学金,“要是家庭经济困难,但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每年6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也在等着你。这不仅是对学习的奖励,更是国家拉着咱们一起奋斗的有力双手。”看着他们眼中渐渐亮起的光,我知道,这些政策给了他们更多向上的动力。
按教育部2025年最新《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国家助学金标准提高为全国平均资助额度调至每生每年3700元,高校可在每生每年2700—4700元范围内分2—3档,向特别困难学生倾斜。只要你通过今秋学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学校会按学期分两次直接把助学金打到你的银行卡,国家要求“应助尽助”,专门帮你解决在校期间的餐费、教材费等基本生活支出,让你安心吃饭、安心学习。
说到国家助学贷款,我着重强调:“这是国家给咱们的‘求学保障’!不管是校园地还是生源地贷款,都能帮咱们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难题。在校期间利息全由国家支付,毕业后才开始还本金和利息,而且还款期限灵活,完全不用怕有压力。就算毕业后暂时没钱还,也能申请延期,国家就是要确保咱们能顺利把大学读完。” 她原本因为学费问题有些犹豫是否复读,听完助学贷款政策,坚定地说要去大学拼搏。
除此之外,我还介绍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在不影响学习的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整理书籍、在实验室当助手,或者参与行政部门的简单工作,既能每个月赚几百元补贴生活费,又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前接触社会,积累经验。这可是‘赚钱 + 成长’双丰收的好事!”她表示,上大学后想试试,靠自己的劳动为家庭分担。
同时,我也分享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鼓励她:“国家这么多政策帮咱们,就是为了让咱们能专心学习。到了大学,别辜负这份心意,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参加社团、竞赛,让自己全面成长,将来用本事回报家庭、回馈社会。”
家访结束时,她眼神坚定,说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些政策,在大学拼搏,不辜负国家和家人。
这次家访,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力量。它就像一束束光,穿透家庭经济困难的阴霾,照亮孩子们的求学路。我也更明白,宣传这些政策,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希望、是温暖、是国家对教育公平的坚守。未来,我还想继续做这样的“政策传递者”,让更多家乡学子知道,不管家庭多困难,只要想读书,国家都会托着他们,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校对 |龚豪、刘佳玲
图片来源 |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 钟金花、黄权利
一审 | 郭远峰
二审 | 张文凤
三审 | 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