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尽八十载,红色基因代代传。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经济管理学院“乡”得益“樟”社会实践队的全体成员们追寻先辈足迹,触摸历史脉搏。走进了华坛山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九师革命旧址。
展馆采用“多馆合一”“展教合一”的理念打造,将红十九师革命史馆、廉洁家风馆、农垦精神展示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机融合,全面展示了华坛山镇“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的精神风貌。
1.烽火映初心,英雄铸丰碑
第一个篇章“百年党史、赓续传承”,聚焦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华坛山红色文化底蕴——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光辉足迹,到1921年至1949年华坛山镇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这里有汪佑春播撒革命火种、方志敏引领斗争、姜文龙舍身护战友等英雄故事,也有樟涧人民反饥饿斗争、姜村农协会成立等重要事件。华坛山有名有姓的烈士达499人,他们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2.奋斗书华章,发展绘蓝图
第二个篇章“初心如磐、奋楫笃行”,以轨道屏生动呈现1949年10月至2023年6月间华坛山的重大事迹与重要人物,主界面弯曲线条象征饶北河,串联起74年发展的每一步新高度,荣誉墙与未来蓝图宣传片,直观地了解华坛山镇的改革发展历程。
3.清风传家远,正气润华坛
第三个篇章“清廉为民、时代家风”,围绕领袖人物、历代先贤与时代模范的优良家风展开,从陶母退鱼、朱熹践廉、赵汝愚一尘不染等上饶本土先贤故事,再到华坛山镇本地家族的“家风家训”,以榜样力量传递清廉正能量。
4.农垦写传奇,实干谱荣光
第四个篇章“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通过“18个一”的小故事,再现农垦时期华坛山农垦人的奋斗图景——干部职工秉持勤俭理念,开展“向焦裕禄学习”“过一个廉洁年”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守为政清廉、不以权谋私,厉行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主动争作贡献、不攀比享受,重点抵制吃喝风、送礼风、滥发钱物风、低价购买风等“四风”问题。彼时的华坛山垦殖场硕果累累:实现年产万余条纸,生产的活性炭产品走向世界,建成服务群众的药厂,新修了一条条山路……无不彰显着华坛山农垦人的荣光。
5.实践聚力量,新风暖民心
第五个篇章“文明之光,点亮幸福”采用照片墙形式呈现,第一面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集中展示近年来华坛山镇开展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文化文艺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剪影;第二面则聚焦华坛山的好山好水好产业——该镇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秉持“生态大保护、旅游大开发”理念,依托毗邻望仙谷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起一批特色民宿,并大力培育毛竹、油茶、茶叶、蜂蜜等本地农产品,推动其向旅游产品转化,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围坐谈感悟,你一言我一语间,满是内心的震撼与深切感悟。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红色走读恰是我们汲取奋进力量的生动课堂——那些镌刻在革命旧址里的初心故事,那些凝结在历史足迹中的精神密码,终将化作指引方向的灯塔。它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忘来路的崎岖艰辛;在追逐梦想时,愈发坚定前行的信念。
此次红色走读,于社会实践队成员而言,恰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我们在革命先烈的故事里读懂“担当”,在农垦人的奋斗中学会“坚韧”,在华坛山的发展轨迹里悟透“实干”的深意。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将这些红色记忆深深镌刻于心,更要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笃行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深耕专业,在实践中服务社会,用青春热血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篇章”。
编辑|黄权利、刘芳芳
校对 |杨勇华、刘嘉伟
图片来源|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钟金花、黄权利
一审| 郭远峰
二审| 张文凤
三审| 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