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将乡村民宿和“农文旅融合”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部署中。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2025年7月5日-9日经济管理学院“乡”得益“樟”社会实践队以“青春调研助乡兴,共话民宿发展策”为主题,在江西省上饶市华坛山镇樟涧村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从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座谈会、与民宿经营者访谈、与村民和游客交流、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团队全方位调研樟涧村民宿产业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
樟涧村位于上饶市广信区北部距离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望仙谷不到3公里处于望仙谷景区的必经之道上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超86%一条樟涧河上接望仙谷、下至美食集市寻味华坛山,全长约4公里,村庄被青翠如屏的群山环抱,在樟涧河碧波里实现了从“留守村”到“流量村”的转变“望仙游,樟涧留”发展思路设施健全旅游活动与项目丰富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居住。
7月5日"乡"得益"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抵达上饶市樟涧村。
下午团队来到人民公社初步了解民宿以及望仙谷情况。并与广信区华坛山镇彭家坞村党支部负责人姜海飞会面详谈后续调研安排。
当日晚上,团队召开工作会议,对与村委会接洽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围绕民宿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举措,并修改确定了次日座谈会的调研提纲。
7月6日上午,团队与樟涧村村委会广信区政协委员徐纲瑶、广信区华坛山镇彭家坞村党支部负责人姜海飞、农家乐业主周财发、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应康彬等人开展座谈会。
镇政府工作人员以PPT的形式为团队全体成员介绍华坛山镇位于上饶市广信区北部,国土面积209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以文旅产业为乡村振兴支柱,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两山转换”,实现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从无到优发展。2021年以来,樟涧村从偏远山乡蜕变为远近闻名的文旅小镇,全镇2024年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相关成果多次登上央视报道。其核心发展模式为“四融一共”——景村融合(创建景区)、产村融合(民宿产业带动增收)、三治融合(高效治理)、城乡融合(资源贯通),推动共同富裕,累计吸引1000多人返乡创业,带动36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樟涧村民户均增收15.6万元。
姜海飞详细介绍了樟涧村民宿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政策支持。从2016年开始规划,到2019年正式打造,2022年开始迎来暴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樟涧村已有115家民宿,加上农家乐、古装等相关旅游业态,个体户总量达150多家。2024年度接待游客量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600万元。较上年接待游客量增长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760万元。
同时围绕樟涧村民宿产业及相关发展情况展开深入交流。姜海飞介绍了樟涧村依托望仙谷景区发展民宿产业的整体规划与成果,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李骏鹏老师、陈鹏老师相继进行交流发言,队员们对樟涧村“景村联动”的发展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政策扶持方面,当地政府力度颇大。银行提供最低两厘多利息的贴息贷款,且村民无需跑腿,只需提交材料,村委会全程代办包括营业执照、贷款等事宜,实现“一条龙”服务。周财发表示认同。此外,政府还投入资金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仅2023年污水改造就投入超1000万元。
谈及未来规划,该村将引入高端民宿和酒店项目,开发水上乐园、花海等项目,带动未开民宿的村民就业增收,让本地村民更深入地融入旅游产业链。
下午,团队分组在樟涧村民宿区内发放调研问卷与村民交流,收集游客对民宿的需求和满意度数据,通过广泛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城市场景相比,乡村往往具备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这也是发展民宿产业的差异化竞争力——以生态优势打造自然住宿体验。接下来,团队将对民宿经营者进行深入访谈,力求形成一份全面、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樟涧村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黄权利
校对 |龚豪、刘 佳玲
图片来源|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钟金花、黄权利
一审| 郭远峰
二审| 张文凤
三审| 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