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展示(四)

发布者: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6-23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构建“经济保障+能力发展+价值引领”的资助育人体系,强化受助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情怀和奋斗精神,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经济管理学院举办“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活动,现将优秀的征文展示如下:

2024级电子商务本科2班 丁彩霞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忧虑冲淡。面对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和生活费的重压,家庭的微薄积蓄显得杯水车薪。就在梦想的航船眼看搁浅之际,是国家助学政策为我铺设了坚实的“筑梦阶梯”,其具体而实在的帮助,成为了我求学路上最温暖的灯塔。

在昂贵的学费面前,国家助学金如同及时雨,解了家庭的燃眉之急,让我不必再为“能否上学”而夜不能寐,父母紧锁的眉头也终于得以舒展。它从根本上解除了我最大的后顾之忧。助学金有效补充了我的基本生活费,这让我不必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过度担忧一日三餐和必要的学习用品开销,能够保持基本的生活尊严和稳定的学习状态。

经济压力的缓解,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购买必需的教材、专业书籍和学习资料,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和培训,不再因经济原因错过任何提升自己的机会。我也参加了各种社团,在社团中我可以学到很多课程之外的东西,我也可以有一些资金可以去购买那些对我培养兴趣爱好有帮助的东西。

在助学金的帮助的同时,我还去找了些兼职,这二者所得到的资金足以支持我每个学期的生活费。兼职不仅让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更宝贵的是锻炼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和实践技能,这些都是在课堂上难以完全获取的宝贵经验。

国家与社会的雪中送炭,让我深刻体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这份沉甸甸的关怀,在我心中深深种下了感恩的种子。我明白,这份资助不仅是物质的帮助,更是精神的鼓舞和信任。助学金让我明白,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托举。这份经历强烈激发了我的社会责任感。我开始思考,作为受益者,我该如何回馈这份善意?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传递温暖?我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为福利院儿童辅导功课;在班级里,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参与组织公益活动,去养老院打扫卫生陪伴老人,将曾经收获的温暖传递出去。每一次帮助他人后的满足感,都让我更深切地理解了“铸人”的含义——在受助与助人中完善人格。

勤工助学的经历,让我理解了劳动的价值,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我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管理财务、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自信和自强。助学政策不是简单的“给予”,更是引导我们走向自立的桥梁。

国家助学政策,于我而言,绝非简单的经济援助。它是解除经济枷锁的钥匙,是支撑学业精进的阶梯,是滋养感恩与担当的沃土,更是铸就健全人格、奠基未来发展的熔炉。它具体而深刻地作用于我求学生涯的每一个环节,实实在在地帮助我跨越了现实的沟壑,稳稳地托举着我的梦想。这份恩情,我将铭记于心,并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动力。我深知,唯有努力成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青春,才是对国家助学政策最深沉的感恩与最郑重的承诺。这“助学-筑梦-铸人”的旅程,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烙印,也将指引我未来人生的每一步。

此次征文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资助政策,也激发了他们的感恩之心和奋斗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受资助的学生会将这份温暖与希望传递下去,成为照亮他人的火炬。

编辑 |李佳

校对 |龚豪、刘佳玲
图片来源 |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 钟金花、黄权利
一审 | 郭远峰
二审 | 张文凤
三审 | 谭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