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管考研励志星】杨爽:效率制胜,圆梦宁波大学!

发布者: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0

分享人:杨爽

专业班级:2021级金融工程本科3

拟录取学校:宁波大学

拟录取专业:农村发展



江工逐梦,宁大启航:我的考研奋斗征程

我叫杨爽,来自江西宜春,是江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金融工程本科3班的一名学子。四载江工时光,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生命中徐徐展开,我倾尽全力付出,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今年,我成功被宁波大学拟录取,这无疑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重大转折。

初入江工,那时的我懵懂无知,对未来毫无规划,满心以为大学就是用来肆意挥霍、尽情玩乐的。于是,我每日浑浑噩噩,在教室与宿舍之间两点一线地徘徊。幸运的是,江西工程学院这片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沃土,以及学校里可亲可敬的老师、热情友善的学长学姐、朝夕相伴的同学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及时纠正了我偏离正轨的思想。没有他们的悉心引导与无私帮助,就没有如今实现梦想的我。

在江工的学习生活中,挫折如影随形,但我始终铭记“勤朴敏信”的校训,以及杨名权理事提出的“三读思维”——读大学、读社会、读人生。我以这份执着为指引,严格要求自己,精心规划学习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江西工程学院青年大学生的拼搏精神,最终如愿以偿地圆了研究生之梦。

我由衷地感激学校为我们营造的优美学习环境,搭建的优质成长平台。为了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追求卓越,学校还设立了丰厚的奖励机制,鼓励每一位同学勇敢逐梦、提升自我。学校领导更是关怀备至,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



多元成长:在江工绽放青春光彩

在江西工程学院的四年宝贵时光里,我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与实践之中,努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专业技能方面,我始终秉持着全面发展的理念。我凭借不懈的努力,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拥有了扎实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与文献阅读,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我还考取了中学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二甲证书,系统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具备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日后投身教育事业做好了充分准备。此外,我积极投身于计算机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了Office 办公软件及基础编程工具,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学术与竞赛领域,我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姿态。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我荣获了天工奖学金二等奖,这是对我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在第九届“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凭借独特的创新思维与出色的实践能力,荣获国家级铜奖。这一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此外,我还被评为优秀宣传工作者和优秀校园记者,在校园媒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策划与文案撰写经验,沟通与组织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我积极参与各类校内外活动。我曾加入校学生会礼仪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礼仪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我热心公益事业,踊跃参与分宜德仁苑“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用温暖的陪伴为孩子们带去关爱与希望;深入江西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志愿服务,为乡村学生提供学习辅导,积累了宝贵的教育实践经验,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

回顾这段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我深感成长与收获的喜悦。无论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荣誉奖项的获得,还是社会实践的锻炼,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成熟。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是我个人能力的有力证明,更是我未来职业发展的珍贵财富。我将带着这份成长与收获,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效备考:在紧迫中创造奇迹

原本的我,对考研并无任何打算。然而,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去年 7月,我正式踏上考研征程,此时距离初试仅剩170多天,起步之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我结合自身具备一定经济学基础且希望短期内成功上岸的实际情况,果断选择了农村发展专业。

宁波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优越的办学条件、完善的科研平台、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治学严谨、关爱学生的师资队伍,都让我心驰神往。尤其是学校实行的导师组培养制度,为研究生配备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的“双导师制”,更让我对未来在宁大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无限期待。这也让我深刻领悟到,考研并非一场漫长的时间拉锯战,而是一场关乎效率的攻坚战。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备考效果,我迅速调整状态,制定了“三步走”的备考策略。

精准规划阶段(7 - 8月),我全面审视自己在各科中的优势与劣势,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了“3 + 2 + 1”的时间分配方案,即每天投入3小时学习专业课、2小时攻克英语、1小时钻研政治。每周日晚,我都会认真复盘本周的学习进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下周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有条不紊地推进。

高效执行阶段(9 - 11月),我不断探索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专业课学习上,我采用“框架学习法”,先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再逐步填充细节内容;英语阅读方面,我坚持“精读 + 泛读”相结合,保证每日有足够的阅读量,强化语感与理解能力;政治复习时,我巧妙利用碎片时间,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记忆卡片,方便随时复习巩固。

冲刺调整阶段(12月),我全力以赴做好最后的冲刺准备。一方面,我进行全真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精准调整答题节奏,确保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另一方面,我全面梳理知识盲点,查漏补缺,确保知识体系完整无缺;同时,我积极调整作息时间,让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调整到最佳,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考试。

经验传承:为学弟学妹点亮明灯

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我想为学弟学妹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至关重要。不要盲目跟风,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谨慎选择院校专业。建议大家多向老师、学长学姐请教,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效率远比时长重要。备考期间,要注重提高学习效率,避免陷入“自我感动式”的无效努力。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保持专注力,并定期检验学习成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善用各类资源。除了教材和网课,要多关注目标院校的官网信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讲座,主动向老师请教备考技巧,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备考助力。

保持良好心态。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焦虑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当运动、健康饮食、保证睡眠和规律的作息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当你感到学不进去的时候,不妨适当放松一下,调整好状态后再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考研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学习,如何勇敢面对挑战。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纸录取通知书,更是一份受益终身的能力。我始终坚信:只要方法得当,不盲目努力,天道酬勤,越努力就越幸运。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学弟学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备考节奏,实现心中的梦想。期待金秋九月,我们能在各自的梦想学府相遇,共同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编辑 |杨爽

校对 |龚豪、刘佳玲

图片来源 | 经济管理学院

监制 | 钟金花、黄权利
一审 | 郭远峰
二审 | 张文凤
三审 | 谭文武